从牛顿到相对论的时空观 (一)
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时间是一种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特定时刻或持续间隔的尺度,通过各式各样的钟表进行测量。这是人们基于长期生活经验对时间的理解与应用。这种直观而基本的理解揭示了时间的本质属性:时间与事件的顺序和运动紧密相连。

时间观念的演变与人类对宇宙理解的深化息息相关。在古代,时间被视为神秘而不可触摸的存在,通常与宗教和哲学紧密相连。随着文明的进步,特别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,时间开始被用来规划农业活动和市民生活,出现了更为精确的日历和水钟。

进入中世纪,欧洲的钟表制造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,这使得时间的测量变得更加精确。然而,对时间深层次的科学理解仍然相对有限。直到文艺复兴时期,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天文学的进步,人们开始对时间和空间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。

牛顿的时空观念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。他的理论反映了当时对宇宙机械论的理解,将时间视为均匀流逝、独立于观察者的绝对存在。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革命性的,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。

科学上对时间的定义最早由牛顿提出。牛顿强调时间的均匀性独立性,将其比喻为一条均匀流淌、连绵不断的长河,与人类的主观感知相契合。在牛顿力学体系中,时间被认为是一个绝对的连续的单向的物理量,它独立于物体和事件,甚至与空间的存在无关。

在牛顿力学的框架下,时空观念运作得非常顺畅,未曾遇到挑战。这导致了牛顿时代人们对这一时空观的普遍接受,形成了一种深植于心的信念:他们视之为时空的真实本质,或至少是其科学本质。然而,相对论的出现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,揭示了牛顿时空观实际上是人类定义的一个概念。

虽然有些人可能认为牛顿的思想过于简单,但如果我们将视角回溯到过去,会发现牛顿的时空观在当时代表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。它不仅是科学时空观发展的必由之路,也为牛顿力学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。正是牛顿迈出的这一步,才铺平了爱因斯坦后续理论的道路。然而,相对论并非探索时空奥秘的最终章节。实际上,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各自走向了两个极端:牛顿视时空为与物体运动完全独立的存在,而相对论则认为时空塑造了物体的运动。尽管相对论的理念更为先进,但两种理论都存在局限性。关于这一点,我们将在后续讨论中进一步探讨。

牛顿的时间定义,虽然表面简洁,却在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涌动。他提出了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的概念,设想一个恒定的时间在一个无限的空间中稳定流逝。尽管牛顿未明确阐述时间与空间的逻辑联系,但在他的物理学框架中,这两个概念为物体运动的描述提供了一个坚固的参考系。

这就像是一个广阔无垠的宅邸,虽然我们无法触及其边界,但假定每个角落的时间都是一致的,空间也以相同的性质无限扩展。在这样一个无穷的绝对时空里,不同的观察者可能处于各自的运动状态或坐标系中。因此,我们在处理运动问题时,拥有了一个坚实且明确的背景。

时间,这个无形的维度,不同于我们可以触摸和测量的物质实体,也不似空间那般直观。它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,为哲学思考提供了广阔的天地。康德将时间视为人类先验的直观形式,一种内在的感知世界方式,而非物理世界的属性,这是他先验唯心主义核心理念之一。柏格森则更加强调时间的主观体验和哲学意义。海德格尔在其哲学中认可时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,并提出两种时间概念:科学的和哲学的。这些洞见在革命性上与相对论的时空观相媲美,尽管由于缺乏对如麦克斯韦方程和光速不变性的科学知识的理解,或是因为关注点的不同,哲学家们并未达到相对论的深度。

海德格尔与爱因斯坦同处一个时代,他在哲学的探索中频繁提及爱因斯坦,特别是在讨论时间和空间的议题上。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的进展,包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,进行了深刻的哲学反思和批评。他特别指出了科学界将时间简化为空间维度的做法,并认为这种简化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存在本质的探究。他认为,相对论虽在物质世界中取得了巨大成功,却可能掩盖了时间在更高层次上的本质。海德格尔的哲学旨在深入探讨存在的问题。

他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:相对论虽然加深了我们对时空的理解,但它仍然在物质层面上处理时间问题,没有触及时间的本质。相对论中的时间是否为客观存在,或者像牛顿所定义的那样,仅是人为概念,这仍然是开放的问题,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,而这些解读并不会影响相对论的科学结论。这一点,展示了科学与哲学在探索时间本质上的不同路径和视角。

马丁·海德格尔,这位20世纪哲学界的巨擘,为我们带来了深邃的存在论洞察。在他的著作《存在与时间》中,海德格尔深入探讨了存在的根本问题,并引入了“Dasein”这一概念,即人的存在方式,来强调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且与其历史背景紧密相连的。

他挑战了传统哲学对世界的单一视角,认为这种视角是形而上学的典型特征。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提出了批判,指出技术导致我们以工具性的眼光看待地球,从而忽视了对存在本质的深思。他的哲学思考将存在的概念置于核心地位,认为存在本身就是意义的源泉,并提出了对存在进行解构的思想。

在探讨时间的本质时,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哲学与科学的交汇点。时间,作为一个哲学概念,拥有其独特的哲学属性,这些属性并不总是能够通过物理学的方法来探索或解释。正如世界中存在着物理学尚未或无法研究的领域,时间的理解同样需要哲学的深度思考。然而,海德格尔和其他哲学家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,科学方法在探讨时间本质上的重要性。科学界长期以来将哲学思辨排除在官方科学论文之外,导致现代科学与哲学渐行渐远。

转向自然科学,我们知道,任何理论都必须与实验或观察结果相符。对于那些没有实体或无法直接观察的对象,例如量子,我们通过它们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定义它们的存在。这种方法正是我们在一篇关于科学哲学的普及文章中所定义的“量子存在主义”。量子存在主义在哲学上源于关系论。时间的概念,实际上比量子更加抽象。虽然量子可能没有实体,但它们确实客观存在。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时间,尽管它的抽象性更强。

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,对任何研究对象的意义深入,测量是关键。让我们来探讨时间的测量方式。事实上,我们通过观察物体稳定的运动周期来衡量时间,无论是行星的轨道运动、钟摆的往复,还是原子钟的振荡。需要明确的是,这些测量手段并非直接测量时间本身,因为时间没有可观察的实体。我们所观察到的,仅仅是物体的运动。我们将这种运动视作时间的度量标准。比如,我们将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周期定义为“一年”。这些周期性的运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衡量时间流逝的方法。

牛顿时空,也被称作伽利略时空,是牛顿对时间和空间理解的几何化表述。在这个几何模型中,两个以恒定速度相对移动的坐标系被定义为惯性参考系。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进一步阐明,物理法则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保持不变的形式,而这些参考系之间的转换遵循伽利略变换。这表明,无论在哪个惯性参考系中进行力学实验,都无法确定该参考系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表面上显而易见的原理实际上是基于经验的假设,并不能由逻辑或数学直接推导出来。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之所以必要,是因为牛顿的绝对空间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,并非一个具体可定位的物理实体。在牛顿的体系里,绝对空间被视为一个静止不变的背景,所有物体的运动都在其上展开,但它自身并不与任何物质或感官体验有直接联系。实际上,我们的所有活动和观察到的自然现象都发生在特定的坐标系内,没有哪个坐标系能代表绝对空间。所有坐标系都是相对的,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位置关系。

即便在相对论中,这一点同样适用:无论时空如何被定义,物理观测只能在特定的坐标系中进行。相对性原理的正确性是不言而喻的。如果相对性原理不成立,物理学将失去其普遍意义,因为每个人观察到的物理现象都可能截然不同。因此,相对论仍然依赖于相对性原理,它是相对论基础假设之一。

绝对时空的概念,并非逻辑推理的必然产物,因此它在科学界一直备受争议。关于绝对时空是否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,科学家们意见不一。其中,莱布尼兹的观点颇具代表性,他基于哲学的关系论提出了一种时空观:空间是物体间相对位置的体现,时间则是事件发生顺序的反映。在没有物体和事件的情况下,空间与时间均失去其意义。这一观点可视为相对论时空观的早期形态。尽管从现代视角看来,牛顿力学可能并不需要绝对时空的概念,但在牛顿构建其力学体系的时代,他并无更好的科学选项。牛顿力学需要一个明确定义的时空概念作为其理论基础,而绝对时空便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

在我们探索时间的测量时,我们目睹的是物体的运动,而非时间本身的流逝。然而,重要的是要认识到,在物理学的领域里,时间被赋予了一个独立的参数角色,它是用于描述和预测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键量。我们虽然依靠物体的周期性运动来衡量时间,但这并不意味着时间的实质依赖于物体的运动。时间,事实上,可能是一个更加基本的概念,超越了物体运动的框架,存在于更深层的宇宙结构之中

今天,随着量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进一步发展,我们对时空的理解仍在不断演进。从牛顿到爱因斯坦,再到现代科学家,时空观念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深层次规律探索的历程。这一探索旅程仍在继续,未来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宇宙的奥秘。

参考文献:

[1] 艾萨克·牛顿  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, 重庆出版社, 2015 ISBN 7229101220, 

[2] 伊曼努尔·康德 《纯粹理性批判》,人民出版社, 2004-10 ISBN: 9787010040592

[3] 亨利·柏格森  《物质与记忆》, 安徽人民出版社, 2013-7 ISBN: 9787212064785

[4] 马丁·海德格尔 《存在与时间》, 三联书店。 2006-4 ISBN: 9787108024558

[5] 海德格尔的著名演讲“时间与存在”(Zeit und Sein)1962年,弗赖堡大学

[6] 柯小刚:从《存在与时间》到“时间与存在”—— 对海德格尔“位置”思想的一个“探讨”,douban.com

[7] 程明  《量子存在主义》,十万个为什么3.0丛书 ,2024-8, to be published. 


Posted

in

by

Tags:

Comments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